概览
快速导览
如果您的需求是与人脸比对、人脸实名认证、在线图片活体检测API搭配使用,请创建APP方案获取最新版本SDK及示例工程。
核心概念
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,核心可以分为三大类:
- 权威数据源身份核验:即人脸实名认证,基于姓名、身份证号码、现场采集的人脸图片,判断三个要素信息的一致性,判断
你是你
,通常用于需要验证用户身份真实性的场景,如人脸实名认证。 - 身份识别:即1:1识别,判断两张脸的相似度,判断
你是你
,通常用于需要验证用户身份真实性的场景。 - 活体检测:即在线图片活体,基于单张图片,判断图片中的人脸是否为二次翻拍。
而以上场景的几乎所有业务过程,核心可以分为两个步骤:
- 人脸采集:人脸识别的前置步骤,即获取到人脸图片,用于对比、识别、属性分析等操作。
- 人脸分析:包括人脸图片的加工处理,特征抽取与对比,结果返回等一系列操作,也是通常理解为的人脸识别操作。
要想确保人脸识别的应用效果得到保障,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即人脸的获取,即人脸采集。目前市面上所有人脸识别应用落地,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应用环境复杂,包括光照、遮挡、作弊攻击等一系列环境因素干扰,涉及产品策略、硬件选型、施工方案等多个维度地综合作用,才能不断提升最终效果。
为了更好地帮助您完成人脸采集步骤,下文将详细介绍采集过程中的一些SDK、API、硬件相关内容,希望对您的人脸识别集成有所帮助。
P.S.
采集SDK本身仅对动作等行为进行活体校验,验证用户所做动作是否符合要求。针对手机翻拍、PS照片,头模攻击等行为,需配合云端活体检测算法模型共同使用,才可达到最优拦截效果。百度公有云的接口人脸比对、在线图片活体检测、人脸实名认证等都包含云端活体检测模型,请在云端接口调用时,选择liveness_control的阈值(建议值为NORMAL)进行控制。
流程概览
目录导览
目录导览如下,文档内容较长,但前后具备相关性,建议顺序阅读。
准备工作
- 账号及应用
- SDK
- 采集设备
- API接口
采集指标
- 质量控制
- 概述
- 遮挡
- 模糊度
- 光照
- 姿态
- 其他
- 活体检测
- 概述
- 有动作活体检测
- 静默图片活体检测
- 视频活体检测
SDK采集
- 概述
- 功能介绍
- 支持平台
- 规格参数
- 场景版本
- 离线质量检测
- 离线有动作活体检测
- 开放参数配置
- 应用方案建议
采集设备
- 概述
- 手机
- 近距离人脸采集开发组件
- 中远距离人脸采集开发组件
- 远距离人脸采集开发组件
获取帮助
如果在阅读文档后,对内容有任何疑问,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联系我们:
准备工作
磨刀不误砍柴工,在正式讲解人脸采集细节前,让我们先梳理下必要的前置准备工作。
1、账号及应用
在进入实际开发前,请先阅读 新手指南,指南中详细地讲解了开放平台账号及应用的创建及管理操作。
新手指南中主要讲解三件事情:
- 准备账号:可以为百度账户或者推广账户,如果首次使用,需要先做以下开发者认证(验证下手机号,很快的)。这是您使用API接口、SDK管理、付费等操作的主体。
- 创建应用:在人脸识别后台的应用列表中操作,创建一个应用,会对应生成
AppID
、API-Key
、Secret-Key
,这是应用的唯一标识,是您调用API接口的基本操作单元(主要用于权限配置、应用高级配置等)。 - 生成签名:也称为
Access_token
,是调用API时的鉴权凭证,具体可参考 Token获取方法。
以上三项事宜是使用公有云服务的必备步骤,也是后续很高频使用的内容。
2、SDK
客户端SDK
客户端SDK将人脸采集这个步骤放到前端解决。内部封装了离线人脸检测、跟踪、质量校验、图片捕捉功能,但权威数据源核验、1:1、1:N识别还需调用在线API接口。
目前对外开放iOS
、Android
两个版本,客户端SDK需要 创建APP方案,流程分为以下几步:
- 完成企业认证(营业执照信息认证)
- 新建项目
- 方案管理-新建APP方案
- 配置方案,下载示例工程
完成后,您即可下载SDK及官方提供的示例工程源码。
SDK默认配备4个产品线授权数量(产品线指:基于应用维度,如一款APP即为一条产品线,如手机百度 iOS/Android APP,依据为Bundle ID或者Package name),4个授权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的产品业务需求,如果需要更多的产品线授权,请申请增加授权数量。
SDK的使用,涉及有效期,有效期过后,SDK本地功能将会不可用,SDK会自动向百度服务器请求拉取最新的授权license,如果对这个产品线的授权在服务端操作了延期,则SDK会在过期后的第一次初始化时,自动更新本地license。
P.S.
搭配人脸识别公有云API使用时,采集SDK为免费产品,在上线前请将产品授权替换为正式授权再发布上线,否则,C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,若直接上测试授权,授予过期后,需要在有网的条件下拉取线上的鉴权进行更新,会出现客户APP的网络出现异常的情况导致服务不可用。
3、采集设备
实际使用中,方案的最终使用,都需要配合前端采集的硬件设备,目前对于常规人脸需求,几种选型方案如下:
- 手机:APP场景下的绝大部分使用场景,摄像头、屏幕、数据处理一体化,除了APP产品,也可以用于快速构建demo,验证业务流程的首选。
P.S. 人脸采集SDK为移动端人脸采集场景使用,支持iOS&Android手机系统,若您的场景为开发板以及一体机场景,建议申请人脸离线识别SDK,采集SDK不保证在非手机设备的适配性,不支持横屏,不涵盖后置摄像头场景。
以上仅为简单列举,后文会对硬件选型进行详细介绍。
4、API接口
人脸采集后,仅是在前端设备上拿到人脸图片,实际的权威数据源人脸实名认证、1:1人脸识别、1:N人脸搜索识别仍要通过API调用实现。
目前平台提供的接口分为以下几种:
- 在线图片活体:基于图片中的破绽分析,判断其中的人脸是否为二次翻拍(举例:如用户A用手机拍摄了一张包含人脸的图片一,用户B翻拍了图片一得到了图片二,并用图片二伪造成用户A去进行识别操作,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金融开户、实名认证等环节)。;查看详细介绍>>
- 人脸对比:比对两张图片中人脸的相似度,并返回相似度分值;支持生活照、证件照、带水印照等多种人脸图片类型;查看详细介绍>>
- 人脸实名认证:可通过姓名+身份证号码+人脸图片请求权威数据源,判断用户是否为本人且为真人;查看详细介绍>>
采集指标
质量控制
写在最前,采集SDK在本地会做质量校验,输出图片后,调用云端接口时,建议将云端接口的质量控制参数调整为NORMAL,不建议使用HIGH,避免采集SDK通过后,由于云端质量严格导致用户访问失败,重新录制,而降低用户体验。
概述
人脸识别或对比的最终效果,取决于人脸在采集过程中,采集到的人脸是否符合标准质量要求。从业务使用角度,主要影响两个核心业务步骤:
- 人脸注册环节:如果注册的人脸质量不佳,则会影响注册环节的特征抽取,导致原始注册的人脸信息较差,后面的识别/对比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,往往得到的相似度分值,将不会特别准确。
- 人脸识别/对比环节:因为注册人脸质量不佳,每次的识别/对比都会存在一定的分值误差,往往造成
明明是本人却过不去
的情况。
人脸的质量检测,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点:
- 遮挡:指人脸各部位的遮挡比例;
- 模糊度:指人脸的清晰程度;
- 光照:指人脸的光照强度;
- 完整性:指图片中的人脸是否完整;
另外在实际采集过程中,也会将姿态作为一个重要控制指标:
- 姿态:指人脸在三维空间的角度分布;
人脸采集步骤,需要做好以上5项的条件判断,从而确保最终识别效果。
下面让我们一起详细看看这5个质量检测项:
遮挡
Occlusion:
人脸中各个部位的遮挡程度判断,区域可以分为:左眼
、右眼
、鼻子
、左脸颊
、右脸颊
、嘴巴
、下巴
,共7个区域。通常某一个或者多个区域遮挡面积过大,会影响最终的识别效果,可以通过区域的遮挡值,在产品侧给用户比较明确的产品反馈提示,供用户参考调节。
每个区域的建议阈值选择如下:
取值范围:[0~1]
0:无遮挡
1:完全遮挡
left_eye : 0.6, //左眼被遮挡的阈值
right_eye : 0.6, //右眼被遮挡的阈值
nose : 0.7, //鼻子被遮挡的阈值
mouth : 0.7, //嘴巴被遮挡的阈值
left_check : 0.8, //左脸颊被遮挡的阈值
right_check : 0.8, //右脸颊被遮挡的阈值
chin_contour : 0.6, //下巴被遮挡阈值
说明:左右位置的表示,是以当前检测图片的方向确定。如实际场景中为人物的左脸颊,但是在分析时,则认为是右脸颊。
下面展示三个示例图片,用于理解遮挡的概念:
【示例一】
分析:脸颊有一定头发遮挡,但都在阈值范围内,整体问题不大。不过为了更好的识别效果,如果可以向用户反馈提示文案的话,可提示用户重新整理右脸颊侧的头发,并重新录入人脸。而文案触发机制可以设定一个更严格的产品自定义阈值。
"occlusion": {
"left_eye": 0,
"right_eye": 0.12301587313414,
"nose": 0.016585364937782,
"mouth": 0,
"left_cheek": 0.013826940208673,
"right_cheek": 0.66922038793564, //右脸颊遮挡较大
"chin": 0.13753361999989
}
【示例二】
分析:脸部各区域都些许遮挡,都未到达阈值,大小相对适中,不影响正常使用。对于识别精准度比较严格的场景,倒也可以提示重新录入。
"occlusion": {
"left_eye": 0.055045872926712,
"right_eye": 0,
"nose": 0.1026463508606,
"mouth": 0.33571428060532,
"left_cheek": 0.18918919563293,
"right_cheek": 0.38289964199066,
"chin": 0.38516879081726
}
【示例四】
分析:右眼明显遮挡严重,随是艺术照示意,但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,主要由于发型原因,存在很多眼镜部分被头发遮挡较严重的情况,产品应用时建议提示用户整理下头发再重试。
"occlusion": {
"left_eye": 0.032388664782047,
"right_eye": 0.90909093618393,
"nose": 0.030821917578578,
"mouth": 0,
"left_cheek": 0.22132650017738,
"right_cheek": 0.23717948794365,
"chin": 0.0049975011497736
}
【示例四】
分析:因为戴墨镜,导致左右眼遮挡很大,这种情况可直接提示用户摘下眼镜,并重新录入一张。同理,对于口罩、长发等也可以如此操作。
"occlusion": {
"left_eye": 0.71283352375031,
"right_eye": 0.93929713964462,
"nose": 0.22417153418064,
"mouth": 0.37142857909203,
"left_cheek": 0.089686095714569,
"right_cheek": 0.64788734912872,
"chin": 0.66417443752289
}
模糊度
Blur:
人脸的模糊程度,取值范围:0~1,0是最清晰,1是最模糊,通常 小于0.7 即可认为是符合条件。
下面展示三个示例图片,用于理解模糊度的概念:
【示例一:原清晰图】
"blur": 6.6545192967116e-11; //科学计数法,实际数值非常小
分析:模糊度极接近0,十分清晰,可放心使用。
【示例二:人脸些许模糊】
"blur": 0.0000016524913917237;
分析:模糊度接近于0,远小于0.7(建议的阈值),可放心使用。
【示例三:人脸十分模糊】
分析:模糊度接近于1,不可使用。这种情况通常为摄像头未对好焦距,如手机没有拿稳,或摄像头焦点主体错误,通常可提示用户保持身体稳定不动,正视镜头即可。
"blur": 0.99997198581696;
光照
illumination:
人脸部分光照的灰度值,反映脸部的光照情况,以及客户端SDK中,YUV的Y分量
;取值范围[0~255],0表示光照不好。人脸过暗对于识别会有显著影响,所以通常在所有质量校验中,要优先保持人脸的光照充足。
人脸采集过程中,常遇到的光线问题,一般分为以下几种:
- 对比度过低
- 过曝光
- 欠曝光
- 过亮
- 过暗
- 阴阳脸
以上问题,主要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:
- 镜头对焦:因为镜头对焦问题,导致曝光不正常,往往人脸的光线过暗或过亮。
- 光源不足:往往导致脸部光线较暗。
- 光源角度:导致阴阳脸等光线分布严重不均匀的情况。
所有问题中,逆光往往是最严重的问题,大部分的人脸采集设备是在白天作业,摄像头在逆光情况下,采集到的脸部光照会很暗,导致识别不到人脸或者识别效果差。这种情况,通常可以有以下几种应对措施:
- 补光灯:在摄像头旁边添加一个补光灯,用于提高脸部光线强度,此方案也可以同时保证夜间门禁等场景的光线问题;
- 调整设备角度:在满足识别体验的角度情况下,避免镜头对着逆光位置(如阳光、室内大灯等);
- 添置遮罩物件:
从接口返回值来看,推荐阈值如下:
"illumination":40 //大于40通常认为光照满足,推荐40~100之间
下面展示一个例子,用于理解光照的概念:
【示例一】
分析:过暗的情况,人脸的识别往往存在误差,甚至识别不到,这种情况需要在采集设备周围增加补光设备。
"illumination": 20;
【示例二】
分析:阴阳脸。往往是光源位置角度问题,导致某一边人脸光线明显不足,需要确保实际应用过程中,光线分布均匀。
"illumination": ;
姿态
姿态角分为Pitch
、Roll
、Yaw
,用于表示人脸在空间三维坐标系内的角度,常用于判断识别角度的界限值。
各角度阈值如下:
Pitch:三维旋转之俯仰角度,范围:[-90(上), 90(下)],推荐俯仰角绝对值不大于20度;
Roll:平面内旋转角,范围:[-180(逆时针), 180(顺时针)],推荐旋转角绝对值不大于20度;
Yaw:三维旋转之左右旋转角,范围:[-90(左), 90(右)],推荐旋转角绝对值不大于20度;
各角度范围示意图如下:
从姿态角度来看,这三个值的绝对值越小越好,这样代表人脸足够正视前方,最利于实际注册/识别使用。
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,由于摄像头的布设位置,往往无法拿到正对人脸的图片,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:
- 监控摄像头:此类摄像头一般置于室内棚顶/室外架杆顶端,垂直向下倾斜一定角度,水平方向有一定的拍摄广度,一般
Pitch
和Yaw
角度变化范围较大,所以采集到的人脸往往存在大量的俯角过大、侧脸等,导致识别效果不佳。这种情况通常是调整摄像头角度(摄像头与水平面夹角减小)、调整最小检测人脸(在行人靠近摄像头时尽可能早些拿到人脸)、增加摄像头数量(不同角度互相补充,避免采集死角),实际项目实施中,还是要通过实地考察,基于现场环境一点点调节摄像头角度; - 闸机/门禁:闸机方面,摄像头往往置于机器顶部,摄像头向上仰一定角度,通常低于平均成人身高,所以行人路过时,一般需要微微低头看闸机上的摄像头/屏幕,如果摆放不当,会造成采集到的人脸
Pitch
角度过大;门禁方面,摄像头往往置于成人身高平视高度,但多为门框侧面,如果行人朝向正门,侧面对视摄像头,如摆放不当,会造成采集的人脸Yaw
角度过大。以上两种主要场景,需要基于实际场景情况动态调整安装位置,尽量避免角度过大的同时,避免用户动作不要太大。 - USB摄像头:线下场景中,USB摄像头常用于近场场景录入人脸(如柜台、大屏、自助柜机等),这种情况下为了拿到角度最好的图片(用户正视屏幕),在应用UI方面做一个前置页面提示,往往能最小成本地提高操作标准度。
下面展示两个示例图片,用于理解姿态角的概念:
【示例一】
分析:通常线下应用过程中,难以获得相对正面的人脸图像,姿态判断需要作为一个标准的校验项。
"yaw": 16.319696426392,
"pitch": -4.8351268768311,
"roll": 2.0234982967377,
【示例二】
分析:如果是将摄像头置于棚顶或室外高处,往往获取到的人脸图片,pitch
值比较大,需要特别关注。
"yaw": -10.153998374939,
"pitch": 19.434478759766,
"roll": 1.6366827487946,
其他
完整性
可以使用v3/detect
接口中的qualities->completeness
参数判断。此参数用于判断人脸完整度,返回只有0或1两种结果, 0为人脸溢出图像边界,1为人脸都在图像边界内。通过此参数可以简单判断人脸是否全部置于画面内,做一定的条件校验。
真人/卡通
可以使用v3/detect
接口中的qualities->type
参数判断,此参数分为human
和cartoon
两个值,取值范围为[0~1],置信度大于0.5即可判断为真人或者卡通。通过此参数可以简单判断画面中是否存在真实人脸,避免一些动画、素描、油画等人像的仿冒。
活体检测
概述
根据应用场景及安全性要求的不同,目前提供不同的活体检测算法和策略,具体包括:
- 实时炫瞳活体检测:通过屏幕上闪烁不同颜色的光线,判断当前用户是否真人操作。通过颜色活体进行面部反光鉴别的同时,百度特加入独有的瞳孔反光识别,提升整体的攻击拒绝率指标,此方式往往结合人脸实名认证、人脸比对、在线图片活体一起使用。
- 实时动作活体检测:通过要求用户配合做出一些面部动作,验证是否为身份伪造攻击,此方式往往结合人脸实名认证、人脸比对、在线图片活体一起使用。
- 静默图片活体检测:通过实时摄像头采集或提交图片,检测图片中的屏幕边框、反光、摩尔纹、成像畸变等线索,来区分是否为二次翻拍攻击(举例:如用户A用手机拍摄了一张包含人脸的图片一,用户B翻拍了图片一得到了图片二,并用图片二伪造成用户A去进行识别操作,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金融开户、实名认证等环节),此方式往往结合人脸实名认证、人脸比对、在线图片活体一起使用。
- 视频活体检测:通过上传一段视频,进行视频随机抽帧分析,对随机图片进行静默图片活体检测,得出综合攻击情况分析结果。为确保视频唯一性,可以结合随机校验码接口使用,实现生成随机数字或随机动作,用户通过配合完成指令进行活体检测。
实际采集过程中,为了确保业务流程的合理性,需要确保采集的图片为真人操作,避免其他用户恶意伪造作弊。而以上几种活体检测策略,需要根据业务场景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或组合方式。下面简单举例一些常见的活体攻击类型:
打印照片
照片抠图
照片变形
手机照片翻拍
Pad/PC照片、视频
照片背景替换
换脸
2.5D动画
3D动画
高仿面具
炫瞳活体检测
客户端采集SDK在前端离线随机通过屏幕上闪烁不同颜色的光线,判断当前用户是否真人操作。通过颜色活体进行面部反光鉴别的同时,百度特加入独有的瞳孔反光识别,提升整体的攻击拒绝率指标。需要强调的是,在此策略下,前端仅仅检测面部反光的情况,并不返回活体分数,或对视频和真人做出区分。在炫瞳活体检测的过程中,SDK会随机抓取图像,并在动作通过后将抓取的图像上传到后端服务器进行活体判断。
动作活体检测
客户端采集SDK在前端离线随机要求用户配合做出眨眼、张嘴、点头、抬头、左摇头、右摇头动作,同时检测用户完成情况。需要强调的是,在此策略下,前端仅仅检测动作的通过情况,并不返回活体分数,或对视频和真人做出区分。在做动作的过程中,SDK会随机抓取图像,并在动作通过后将抓取的图像上传到后端服务器进行活体判断。
该方案的优势在于:随机动作可以增加攻击的成本,并且大大降低打印照片等攻击通过的概率,而这些正好对于后端检测算法来说属于较难案例。
有动作活体检测,不推荐单独使用,需要结合静默图片活体检测一起使用。对于APP场景,一般推荐都可以使用客户端SDK,增加有动作活体检测步骤,提升人脸验证过程的安全性。
静默活体检测
该方案为接入成本最低的使用方式,只需提交一张人脸图片即可。但是活体检测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,主要是由于:区别于客户端随机抓拍的方式,H5拍照为主动有意识拍照,因此攻击者可以更加方便的设法减少出现后端算法判断的线索,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调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,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由于焦距的不同,会使后置摄像头拍摄的攻击图片更难分辨真假。另外,H5拍照只上传一张图片,增加了误判的可能性。
活体阈值
阈值(Threshold) | 误拒率(FRR) | 通过率(TAR) | 攻击拒绝率(TRR)) |
---|---|---|---|
0.05 | 0.01% | 99.99% | 97.75% |
0.1 | 0.05% | 99.95% | 98.33% |
0.3 (推荐) | 0.1% | 99.9% | 98.82% |
0.5 | 0.5% | 99.5% | 99.67% |
0.9 | 1% | 99% | 99.77% |
关于以上数值的概念介绍**:
- 拒绝率(TRR):如99%,代表100次作弊假体攻击,会有99次被拒绝。
- 误拒率(FRR):如0.5%,指1000次真人请求,会有5次因为活体分数低于阈值被错误拒绝。
- 通过率(TAR):如99%,指100次真人请求,会有99次因为活体分数高于阈值而通过。
- 阈值(Threshold):高于此数值,则可判断为活体。
SDK采集
概述
客户端SDK,具备SDK本地的众多人脸采集相关功能,可以更高效准确地,实时采集到符合质量的人脸,配合摄像头等设备,能够快速构建实时人脸采集能力。
功能介绍
人脸检测
设备端离线实时监测视频流中的人脸,同时支持处理静态图片或者视频流。
人脸跟踪
对当前检测到的人脸持续跟踪,动态定位人脸轮廓,稳定贴合人脸。
人脸关键点
对当前检测到的人脸持续跟踪,并动态实时展现人脸上的核心关键点。
人脸图片采集
在人脸检测及追踪过程中,完成人脸图片采集,并输出预设条件的人脸图片
人脸质量控制
在人脸检测及追踪过程中,实时校验人脸的姿态角度、遮挡、清晰度、光照条件,符合质量条件的才会被采集。
炫瞳活体检测
通过屏幕上闪烁不同颜色的光线,判断当前用户是否真人操作。通过颜色活体进行面部反光鉴别的同时,百度特加入独有的瞳孔反光识别,提升整体的攻击拒绝率指标。
有动作活体检测
实时反馈,人脸中眼睛,嘴巴,头部姿态的状态,通过给用户设定完成相关动作,判断是否是活体。支持指定生效的动作及应用顺序。
开放参数设置
SDK内部支持高度可定制化参数,对人脸检测、追踪、采集、质量模块进行个性化调整。
UI自定义修改
SDK内部所有UI层代码、音频文件全部开源,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任意调整。
多种场景版本
提供iOS、Android端,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及设备类型需求。
支持平台
- iOS版本:iOS 9+
- 安卓版本:Android 5.1.1+
规格参数
- SDK大小:~ 5M
- 最小人脸检测大小:30px * 30px(实际应用推荐80px~200px之间)
- 可识别人脸角度:yaw ≤ ±30°, pitch ≤ ±30°
- 检测速度:100ms 1080p*
- 追踪速度:10ms 1080p*
场景版本
- 支持纯人脸采集及做动作的采集场景。建议开启动作校验,可以提高人脸采集的安全程度。
离线质量检测
客户端SDK中,内置了人脸质量检测模块。在人脸检测及追踪过程中,实时校验人脸的姿态角度、遮挡、清晰度、光照条件,符合质量条件的才会被采集,此质量校验为本地离线校验。
离线炫瞳活体检测
通过屏幕上闪烁不同颜色的光线,判断当前用户是否真人操作。通过颜色活体进行面部反光鉴别的同时,百度特加入独有的瞳孔反光识别,提升整体的攻击拒绝率指标。
离线有动作活体检测
客户端SDK,离线本地实时反馈,人脸中眼睛,嘴巴,头部姿态的状态,通过给用户设定完成相关动作,判断是否是活体。支持指定生效的动作及应用顺序。
开放参数配置
最小检测人脸
在检测人脸过程中,可设置检测到的最小人脸尺寸,小于该尺寸或比例的人脸不会被检测到。
采集姿态角控制
在检测人脸过程中,可设置采集图片时的人脸姿态角度阈值,阈值范围内才会采集人脸。
采集人脸质量控制
在检测人脸过程中,可设置人脸关于光照、清晰度、各部位遮挡的阈值,符合条件才会采集图片。
采集图片设置
可设置采集人脸图片的数量、大小、以及人脸与图片的大小比例,超过图片边界将用黑色填充。
活体检测动作设置时
支持眨眼、张嘴、摇摇头、左右转头、上下点头六个指定动作,可设定具体生效的动作,以及校验顺序。
应用方案建议
数据传输
SDK本地采集人脸的过程,完全无需联网。但人脸对比、人脸搜索、人脸属性分析能力需要调用API使用。产品策略方面,因API使用需要使用在线鉴权token,生成token的API Key和Secret Key,考虑到数据安全和维护成本,建议都置于Server端,并下发token到客户端产品,实际的API调用,由Server端做中转控制。
图片压缩
SDK支持采集图片的大小设置,以及人脸和采集图片的比例设置,可基于业务需要,对采集图片大小进行适当地进一步加工。如剪裁(人脸不小于100px)、分辨率压缩(最小宽度200px左右)、质量压缩(控制在0.8以上),以上三种处理方式也可以组合叠加使用。
数据安全
对安全有进一步需求的话,为防止人脸传输过程中被篡改,可对SDK本地输出的人脸图像做加密处理,在server端进行相应解密操作,进一步增强安全性。
话术提示
手机把握姿态:
采集设备
概述
可基于Phone
形式,快速搭建人脸采集前端设备。摄像头实时输入视频流,对视频流中的人脸实时处理,并输出符合条件的人脸图片。
手机
应用场景
对于远程开户、刷脸登录、移动考勤等手机端场景,可将iOS/Android SDK集成到现有APP应用中,在设备端离线完成人脸采集,确保采集图片质量的同时,提供更加流畅的交互体验。也可以基于微信小程序,或者H5形式,完成业务快速落地。
适用采集人数
1人。
产品架构
手机+客户端SDK
产品形态
APP
核心性能需求
暂无要求。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根据业务特点,做好系统版本或者浏览器版本的兼容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