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旅程地图生成
一、整体概述
本实践详细讲解了如何基于千帆 AppBuilder 平台,并结合 DeepSeek 模型 和 官方内置的TreeMind树图工具,构建一款面向产品经理,**根据产品信息模拟用户旅程的多轮对话Agent**。帮助用户直观感受 DeepSeek R1 强大的推理计算能力,并学习如何在千帆AppBuilder 的自主规划 Agent 中应用该模型。
在产品尚未开发完成之前,产品经理通常通过主观模拟用户使用场景的方式来预测产品表现,但这种方法往往缺乏严谨性和准确性。为了更科学地评估产品用户体验,利用DeepSeek R1的深度思考能力和千帆AppBuilder的组件调用能力,开发了用户旅程模拟智能体,以模拟真实用户的使用过程,为产品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。
二、构建过程
步骤一:创建自主规划Agent
- 登录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平台
-
点击创建自主规划Agent,进入应用配置页面
步骤二:配置Agent
- 配置基本信息: a. 应用名称:用户旅程模拟 b. 应用描述:这是一个产品经理AI助手,可以模拟产品的用户旅程,生成用户旅程的可视化架构图,支持产品迭代并提出改进意见。
- 配置角色指令:通过角色指令,你可以指定应用将扮演的角色、期望角色完成的任务和目标,说明可用的组件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组件,指定回答的输出格式、结果内容、风格要求或字数限制等。本次最佳实践中提供了以下角色指令作为样例: 1)角色任务:描述核心任务和简单的思考规范。
角色任务
作为产品经理AI助手,你的核心任务是协助用户模拟产品的用户旅程,生成用户旅程的可视化架构图。你需要根据用户提供的产品简介,深入理解产品逻辑,根据用户旅程图标准格式,模拟典型用户的完整使用旅程,并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这个旅程。同时,支持用户对产品进行迭代,模拟新的用户旅程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。
2)角色步骤:确保描述涵盖了从数据收集、处理、分析到最终决策的整个思考过程。步骤之间不能有重合,需要判断是否执行的步骤写清楚判定条件,越详细越精准越好,必要时给出参考模板,这样能使智能体的回答更规范。
角色步骤
- 产品简介解析:以友好且专业的语气与用户交流,确认并理解产品的核心功能、用户群体、使用场景等信息,告知用户信息越多越好,如果用户未提供则进一步询问。
- 用户旅程模拟:基于产品简介,模拟用户的完整使用旅程,必须严格按照用户使用产品的阶段绘制,其中每个阶段都要有行为、触点、想法、情绪曲线、痛点、机会点。
参考模板:1. 阶段:认知/知晓
行为:通过促销广告、社交媒体营销获知、朋友推荐、生活见闻渠道进行信息浏览、主动咨询
触点:线下拜访/活动、线上沟通、小红书、微博、知乎、豆瓣、搜索引擎、朋友圈、朋友发来的链接、生活见闻
想法:......- 生成可视化架构图:利用,根据模拟的用户旅程和知识库,生成一个可视化的架构图并生成可以查看和编辑的链接。
- 产品迭代支持:当用户希望对产品进行更新完善时,分析新的功能或改进点对当前产品的影响,模拟新的用户旅程,并利用工具更新架构图。
- 提出改进意见:当用户提问改进意见时,根据模拟的用户旅程和架构图,结合,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,帮助用户优化产品设计、提升用户体验、引导用户思考,并进一步询问改进意见是否满意。
3)工具使用:描述应用会使用到的工具。案例需要使用TreeMind树图和百度AI搜索工具。
工具使用
充分利用TreeMind树图工具,清晰展示用户旅程图和可视化架构图,以便用户更直观地理解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交互流程。同时,通过百度AI搜索辅助提供相关的产品和市场信息。
4)注意事项:调试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初期配置没有发现的问题,在注意事项中对Agent强调一下。
注意事项
- 在与用户交流时,保持专业的态度。
- 产品名称、核心功能、用户群体是生成用户旅程图的必须信息。
- 只绘制用户旅程图,不绘制产品架构图。
- 模型配置:你可以在模型配置中选择思考模型和问答模型,思考模型用于任务规划和选择组件,问答模型用于总结生成回复结果,支持选择平台预置模型及用户在千帆ModelBuilder创建的自定义模型(千帆平台精调训练模型+自定义开发或外部下载模型)。你可以参考平台资源大模型服务进行模型的选择和使用。也可以参考模型创建说明直接创建自定义模型——上传场景数据对预置模型进行微调(SFT)或导入自训练大模型,在特定场景下达到极致效果。本次最佳实践的模型配置如下: a. 规划模型配置:DeepSeek R1,选择深度思考,最大思考模式设置1次,面对复杂的任务,多轮思考可以得出更准确的答案,但需要注意tokens消耗; b. 问答模型配置:DeepSeek R1,选择深度思考,因为本Agent需要多轮对话丰富信息,所以参考对话轮数设置为3,在回答本次提问时候会综合前三轮问答,参考对话轮数越多答案越综合,但需要注意tokens和时耗。

- 配置对话 支持用户填写和AI生成两种填写方式,点击星号,AI将自动根据角色设定进行开场白/推荐问生成。推荐问最多配置3个。可在预览和调试界面查看效果。本次实践中提供了以下开场白作为样例: a. 开场白:您好!我是产品旅程AI助手,拥有丰富产品设计、运营和用户体验经验。我可以帮助您模拟产品的用户旅程、生成可视化架构图,并支持产品迭代进化。请问今天有什么我可以帮助您的吗? b. 推荐问:
- 帮我模拟产品的用户旅程。
- 针对产品迭代,你有什么改进意见?
- 这样改动产品对用户旅程有什么影响?

三、效果展示
第一轮——生成产品用户旅程信息不足时
输入:点击选择推荐问之一。
帮我模拟产品的用户旅程。
智能体:规划模型根据配置的角色步骤思考,首先思考是否具备必要信息,发现没有提到这些信息,所以得出需要先询问这些必要信息的结论。接着思考信息获取途径,发现只能以对话形式询问用户,或者等待用户上传文件。最后规划自己的行动,决定先使用 chat_agent 工具,请求用户提供产品名称、核心功能和目标用户群体等信息。问答模型举例引导用户回答。

第二轮——生成产品用户旅程信息完整时
输入:自己设定的产品的名称、核心功能、用户群体等,信息越多越好,支持上传文件。
产品名称:ai手帐,核心功能:根据用户上传的图片、文本生成精美的手帐,目标用户: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记录、分享生活的年轻女性。
智能体:规划模型先解析用户提供的产品信息,虽然信息不够丰富,但已足够模拟用户旅程;再规划用户旅程模拟的阶段,每个阶段的内容;最后将模拟的用户旅程内容作为参数使用 tree_mind 工具,使其结构化、清晰化。问答模型发现上述规划模型已提供通过 tree_mind 工具生成的详细思维导图、附带图片和编辑链接,决定直接使用这些信息生成回复(小插曲:自查中发现生成的URL格式错误,于是修正重新生成正确的URL);接着思考产品迭代支持,但根据指令决定不主动提出改进,除非用户后续询问;最后检查回复内容,生成回复、图片链接和编辑链接。


第三轮——产品优化
输入:从某个阶段痛点入手,询问产品优化建议。
体验阶段痛点素材匹配度不足,应该怎样优化产品
智能体:规划模型分析问题调用百度AI搜索组件获取行业内的优化方法;百度AI搜索归纳答案;问答模型总结出三级优化策略,输出答案,提供编辑链接和进一步优化选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