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说明文档
度目智能摄像机—软件说明
度目智能摄像机是一款百度官方自研的摄像机,采用1TOPS算力的AI芯片,支持端上目标抓拍(检测、去重、跟踪),可结合云端或本地服务器做比对识别,具备高清HDR,用于室内或者室内外结合的应用场景,低成本、高性价比,可结合云端做目标识别方案,实现VIP 顾客识别、人流量分析、无感签到、进出人员监控等功能,解决新零售、教育、办公等多场景的AI人脸视觉需求
视频参数
名称 | 功能描述 |
---|---|
视频压缩标准 | H.265/H.264/MJPEG |
视频分辨率 | 主码流 | 1080P(1920×1080)/720P(1280×720) |
视频帧率 | 1 ~ 25fps (50HZ);1 ~ 30fps (60HZ) |
视频码率 | 32KB ~16Mbps, 码率可调,可固定 |
图像设置 | 可调节亮度、对比度、饱和度、锐度、白平衡;AWB(自动白平衡)、AGC(自动增益)、AE(自动曝光控制)、AIC(自动光圈校正);支持隐私区遮挡;OSD叠加;图像旋转:正常90°/ 270° |
智能功能
名称 | 功能描述 |
---|---|
智能分析 | 抓拍和跟踪 |
抓拍参数 | 抓拍准确率: 99.8% 抓拍召回率: 97.7% 抓拍正脸率: 89.5% |
图片格式 | 抓拍图片采用JPEG编码 |
区域设置 | 可设置抓拍区域 |
网络参数
名称 | 功能描述 |
---|---|
网络接口 | 1个RJ45 10M/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 |
网络协议 | IPv4, HTTP, TCP/IP, UDP, RTP, RTCP, UPNP, RTSP, SMTP, NTP, DHCP, DNS, PPPOE, DDNS, FTP |
接入标准 | 支持最新ONVIF以及国标GB28181 |
支持用户数 | 最多可支持4个用户同时登入 |
支持监控操作系统 | Ubuntu16.04,window7/8/10 |
操作说明
QuickStart
欢迎您使用度目智能摄像机,在您正式使用之前,需要根据您的需要来启动摄像机机,整个流程只需两步,五分钟内完成摄像机启动,简要流程如下:
Step1:硬件配置
- 如果用的是POE交换机,把POE交换机上电,网线插入交换机其中的一个网口,另外一头插入摄像机后面板上的网口,整机开始上电运行,用另外一根网线连接交换机和电脑
- 如果用的是12V适配器供电,把适配器插入设备后面板的12V输入口,然后把适配器插头接入220V电源上,整机开始上电运行,用另外一根网线连接交换机和电脑
Step2:Windows端配置
设置电脑的 ip 地址和摄像机在同一网段(摄像机的出厂默认IP地址可以在机身标签处找到,默认IP:192.168.12.100)。
打开IE浏览器(IE8及以上版本),在地址栏输入设备IP 地址即可(第一次打开需要安装插件然后重启浏览器);用户名和密码默认都是admin。
登录成功后,就可以看到摄像机预览画面,照到目标的时候,会看到抓拍框
至此,通过以上两步操作即可实现度目智能摄像机的启动
硬件配置
硬件网络连接方式
为实现快速启动,硬件连接如下:
- 所需物料:一台度目智能摄像机,一根或两根CAT-6网线,一台POE交换机或者12V的电源适配器,一台可打开IE的windows电脑
- 如果用的是POE交换机,把POE交换机上电,网线插入交换机其中的一个网口,另外一头插入设备后面板上的网口,整机开始上电运行,用另外一根网线连接交换机和电脑
- 如果用的是12V适配器供电,把适配器插入摄像机后面板的12V输入口,然后把适配器插头接入220V电源上,整机开始上电运行,用另外一根网线连接交换机和电脑
- 硬件安装完毕,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(采用POE供电), 切换到电脑上进行环境安装
硬件安装
- 默认的镜头为 6-22mm 变焦镜头,抓拍距离 2-8m,在安装好摄像机后,通过微调焦距来选择最清晰的画面
- 将设备安装在离地距离 2m 到 3.5m 之间,最好在伸手不要碰到的高度(2.4米以上)
- 具体计算数据如下: 为保证目标抓拍后身份识别效果,摄像头水平拍摄距离 D 与安装离人脸高度 H 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。如下图所示,安装位置应尽可能满足拍摄到正脸为主,最大偏差角度 θ≤15°。所以根据 tanθ=H/D 的公式;在安装高度确定下来后,根据 θ≤15°的要求,可以确定最短距 D 的值,抓拍目标像素占比最低至少满足 80*80 个像素,建议 120*120 像素以上,以获得较好的识别率。实际安装建议应调节镜头焦距,使水平视角适配进出门或目标区域,最大覆盖门宽不超过 3.4 米为限,以提升图像中的人脸像素占比
软件配置
摄像机快速配置
登录
只支持window7/8/10的IE浏览器,在地址栏输入设备IP地址
- 第一次登录需要安装控件,点击下一步默认安装后重启打开IE登录
- 用户名admin,密码admin
IP地址配置
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(默认的IP可以在机身标签处找到,后续需要根据路由器的实际配置修改成DHCP或者其他IP和网关)
设置->设备管理->本地网络
RSTP拉流地址配置
Rtsp拉流地址:rtsp://192.169.12.100/media/live/1/1(建议使用VLC进行测试)或者使用以下四个地址:
rtsp://设备ip/0
rtsp://设备ip/1
rtsp://设备ip/media
rtsp://设备ip/live
ntp时间同步
NTP配置(出厂就配置完毕,一般不需要重新配置)
设置->设备管理->日期->设置NTP IP 地址
如果摄像机连接网络可以上公网,则NTP IP 地址设置为cn.ntp.org.cn,否则如果摄像机是在一个局域网中,需要在局域网的server端部署ntp 服务器,如下:
Ubuntu系统: sudo apt get install ntp
智能识别相关设置
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比对识别参数的详细配置
设置->智能->人脸识别->基本设置
典型功能例如:
- 目标画框、faceID显示及筛选:摄像机支持在前端视频中显示目标画框,并且用户可以定制画框的尺寸
- 最小上报人脸尺寸设置:支持最小人脸尺寸设置,在实际场景下可以用于滤出一些无效的小人脸。该功能在【智能->人脸识别->人脸上报最小像素】设置,范围是30-400 pix,建议筛选100*100以上的人脸,有利于后端的识别
- 开启过滤人脸检测:当前人脸上报策略会召回符合默认要求的人脸,但是这种情况可能会包含一些大角度的人脸(侧脸),如果用户只关心符合正脸条件的人脸,可开启侧脸过滤模式:【智能->人脸识别->过滤人脸侧脸】
全部功能包括:
- 是否开启以下功能:提示人脸画框、提示人脸ID,提示人脸像素、过滤人脸侧脸、显示场景模式
-
设置以下参数:
- 人脸上报最小像素(范围是30-400 pix)
- 人脸画框最小像素(范围是30-400 pix)
- 设置图片上传模式,目前支持两种模式:人脸图、人脸及原图
-
设置抓拍模式,目前支持三种模式:
- 快速模式:进入抓拍区域后开始跟踪抓拍,抓拍1秒内的人脸图片,上传质量最优的一张人脸
- 离开模式:离开抓拍区域后,上传最优人脸(默认模式)
- 间隔模式:进入抓拍区域后开始跟踪抓拍,每间隔t秒(可设置)上传最优人脸
- 设置场景模式,目前支持三种模式:一般模式、顺光模式、逆光模式
- 注意以上所有功能修改后,需点击“设置”按钮完成保存,否则将不保存,刷新后恢复为上一次设定
抓拍计划时间表设置
设置摄像机在特定时间段内进行抓拍
设置->智能->人脸识别->自定义设置
- 用户可设置的最小时间单位为1小时(即一个长方形格子),绿色格子表示开启抓拍,灰色格子表示关闭抓拍
- 每段横向连续的绿色时间区为一个计划,目前最多支持24个计划
- 用户未设置时抓拍时间默认为连续全周(全为绿色)
- 用户可以自由设置抓拍时间段,完成后点击“设置”按钮即可保存生效
ROI(抓拍感兴趣区域区域)设置
在抓拍画面范围比较大时,可能会抓拍到不关注区域的人脸,此时可以设置设备只抓拍某个区域(例如门口等)
设置->智能->人脸识别->自定义设置
- 默认设置为全屏(即抓拍所有区域),先点“清除”按钮,之后可用鼠标在画面上绘出一个长方形抓拍区域(只在该选定区域内进行抓拍),最后单击“设置”按钮保存即可
- 点击“全屏”按钮可以将抓拍区域恢复为全屏
数据上传设置
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数据上传相关的配置
设置->智能->数据上传
-
人脸上报相关:
- 勾选“启动人脸上报”,此功能生效,默认状态下此功能开启
- 用户需填写人脸域名、人脸端口、人脸url三个字段,服务端相应配置可见3.4.2小节
- 流量控制:用于控制每秒处理人脸图的数量,即人脸图上传速度或者SD卡缓存速度(建议设置为1-30 fps)
- 上传协议有2种:xpteam私有协议
- 完成配置后点击下方的“设置”按钮即可保存。
-
心跳服务相关:
- 可实现摄像机心跳状态的上传(如工作、重启等)
- 用户需填写域名、端口、url,可参考人脸上报功能对应设置
- 心跳间隔设置了上传摄像机心跳数据的时间间隔
- 完成配置后点击“设置”按钮即可保存。
-
背景图上传(定时)相关:
- 可实现用户定制化的背景图定时上传功能
- 用户需填写域名、端口、url,可参考人脸上报功能对应设置
- 定时参数设置了背景原图(包括人脸框)上传的时间间隔
- 完成配置后点击“设置”按钮即可保存
实时统计设置
用户可以使用鼠标在视频画面上绘制一条直线,摄像机会统计经过该线的人脸数,并且将结果实时显示在画面的下方
设置->智能->实时统计
- 每次设置时需点击“清除绘线”按钮,之后用户在画面上点击即可确定一个端点,保持鼠标按下,同时移动可引出一条线,释放鼠标按键后确定统计线位置,然后点击直线的两侧可添加方向箭头。(注意:未添加方向箭头时会提示无法完成绘线设置)
- 点击“设置”按钮完成提交,同时之前累计的统计人数自动清零。否则将不提交,再次进入该页面时,显示上一次的记录状态
- 点击“统计清零”按钮则会立即将当前统计人数清零
断网续传设置
断网续传相关设置,可以实现在断网的情况下进行本地SD卡缓存,网络恢复后从SD卡读取缓存数据并上传(注意:要求用户输入一个合法URL)
-
格式化SD卡相关:
设置->存储->SD卡
- 新SD卡在初次使用时需进行格式化。首先摄像机断电并插入SD卡,启动设备,web端检测到SD卡后点击“格式化”即可,耗时约1分钟。格式化后会占用部分存储空间(如16GB->14GB)。注意完成格式化后,需断电重启
- 已完成格式化的SD卡后续可直接使用,无需再次格式化。注意设备上电正常运行期间,禁止插拔SD卡,涉及SD卡的插拔操作应保证断电执行
-
断网续传相关
设置->智能->更多
- 勾选“开启断网续传”并点击页面下方的“设置”按钮,该功能生效。默认状态下此功能关闭
- SD卡相关信息会显示在页面上,如状态、容量、可用空间(单位MB)、缓存图片数量等,暂不支持实时显示,需手动刷新
- 点击“清除缓存”按钮会弹出窗口进行二次确认,完成确认后删除当前SD卡内全部人脸图缓存(当缓存数据量较大时,全部清空会消耗一定时间)
- 开启断网续传功能后,摄像机机优先处理当前抓拍到的实时数据,没有人脸时才会执行断网续传功能。设备成功读取一张来自SD卡的人脸图并且完成上传后,会自动删除对应的数据缓存
计划任务设置
根据用户需要设置不同的“动作+计划”组合来实现不同的功能,如定时抓拍、录像 、重启等
设置->联动动作->联动动作:
设置->计划任务->计划任务
- 首先,需添加联动动作到当前“动作表格”。在“联动动作”页面点击“新增”按钮并填写相应配置即可,目前有4类动作供选择
- 然后,在“计划表格”中选中希望使用的联动动作,并编辑计划时间表,可得一个完整的计划任务
- 最终,在“计划表格”中勾选“启用”并点击“设置”完成配置
- 计划时间表的使用可参考抓拍计划时间表设置,注意计划时间段不可与云端重启时间段冲突,否则会提示设置未成功
- 在使用定时重启功能时,建议设置为每天固定时间段重启
远程对焦(室外版本)
注:该功能仅适用于带远程对焦功能的抓怕机,例如室外版本
IE浏览器登录摄像机web的视频流页面
点击视频流页面的右上角PTZ按钮,展开对焦控制面板
展开对焦控制面板,其中Zoom和Focus控件即为对焦控制
- Zoom控件为焦距粗调,“+”按钮把画面拉近,“-”按钮把画面拉远
- Focus控件为焦距微调,“+”按钮把画面拉近,“-”按钮把画面拉远。
注意事项
因为镜头、视场角、对焦等组合参数的原因,不一定能够在最大视场角上进行较好的对焦,如果不行,可以适当把视场角缩小一点,保证对焦,拍摄的画面最清晰
设备图像调优
- 设备支持室内和半室内场景,不同场景下需要微调图像参数
- 在一般的室内场景下:关闭宽动态
- 在有阳光斜射或者直射的半室外场景下,开启宽动态低
- 在一些光照特别亮的情况,可以尝试减少曝光设置中的最大快门时间:从1/50(Hz)降低到1/100(Hz),通过综合调整,达到亮度符合要求
配置FTP上报抓拍图
摄像机支持通过FTP接口上报抓拍结果,FTP server支持window、linux,附件中提供推荐window系统的FTP server软件,需要在摄像机和server端配置参数,具体如下:
- window系统FTP server配置
如果监控端选择是window7/8/10系统,请按照以下步骤安装环境
-
FTP server配置
直接打开Quick+Easy+FTP+Server+V4.0.0.exe软件
-
配置本机服务器的IP、port信息
-
创建用户名和密码,默认用户名是xeye,密码是bd2019,并将允许下载、允许上传、允许改名、允许删除、允许创建目录 都勾选上,并且设置存储路径,比如:D:\data\xeye_ftp_data
-
点击左上角绿色按钮开启server
- 点击服务器日志,可以查看ftp server 日志等信息
-
- 摄像机配置
- 为了登录摄像机的前端,进入设备管理->FTP,设置服务器URL:运行FTP server的IP
- 默认账户是xeye,默认密码是bd2019,需要和FTP server设置相同
- 图片查看
- 在摄像机和server端成功设置后,设备有检测到目标,抓拍结果会通过FTP接口上报到server
- 进入根据window环境配置中设置的存储路径(比如:D:\data\xeye_ftp_data),查看存储的抓拍图片
配置HTTP上报抓拍图
设备支持通过HTTP接口上报抓拍结果,HTTP的数据上报是xpteam私有协议,提供server端示例开源代码xeye-simple-server,具体步骤如下
- xeye-simple-server的安装
如果监控端选择Ubuntu系统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安装环境
确保服务器连接互联网,打开命令行, 运行以下命令行安装存图服务的依赖库
sudo apt-get install npm
试用模组对应的存图软件为一个压缩包xeye-server-package.tar.gz, 运行以下命令行以解压
mkdir ~/XP_release
tar -xvf xeye-server-package.tar.gz -C ~/XP_release
cd ~/XP_release
tar -xvJf node-v8.9.0-linux-x64.tar.xz
echo "export PATH=$HOME/XP_release/node-v8.9.0-\
linux-x64/bin:$PATH" >> ~/.bashrc
source ~/.bashrc
tar -xvf xeye-simple-server.tar.gz
其中node-v8.9.0-linux-x64为server所运行时必须的nodejs,xeye-simple-server为保存图片的server
- HTTP上报设置
-
设备可通过HTTP接口上报,需要在前端页面配置:登录前端,进入智能->数据上传,设置填写人脸域名、人脸端口、人脸url三个字段,并勾选启动人脸上报,点击设置按钮
- 人脸域名:运行xeye-simple-server的ip
- 人脸端口:8001(固定)
- 人脸url:api/v1/postFaceEvent
-
如果要通过HTTP接口经过公网网络发送的抓拍结果到云端HTTP server,比如云端URL:http://xteam.baidu.com/api/service/xxx/face/api/v1/postFaceEvent
则设置如下:
- 人脸域名:http://xteam.baidu.com/api/service/xxx/face
- 人脸端口:0(公网没有端口,设置为0)
- 人脸url:api/v1/postFaceEvent
- xeye-simple-server的使用
- 启动设备
- 启动存图server,在命令行运行:
cd ~/XP_release/xeye-simple-server
npm start
-
当人脸经过抓拍机,此时可以在命令行屏幕上看到类似如下的log,则代表存图成功:
- 查看抓拍结果,打开文件浏览器,到目录:~/XP_release/xeye-simple-server/public/pics/face/data/[xeye_id] 下,其中[xeye_id]为出厂时预设的模组id,如xeye_20
-
抓拍到的图片储存在上述目录下,图片的命名格式为:xxx_yyy.jpg,其中xxx为linux时间戳,yyy为人脸id (同一时间可能存在多个人脸id)
WIFI设置
注:本部分内容只有抓拍机WIFI版需要设置
WIFI设置操作步骤如下:
- 拿到wifi 相机以后,把wifi天线拧到相机后面板接口的SMA头上
- 准备一台笔记本电脑,12V 电源线和网线,网线的一端接入相机后面板的RJ45 接口,一端接入笔记本;12V 电源线给wifi相机供电
- 笔记本设置成固定IP,IP地址为:192.168.254.XX,如果和外部路由器连接成功过,直接把笔记本设置为”自动获取IP”方式
-
打开浏览界面,输入192.168.254.254(没和外部路由器连接时没设备默认的IP),如果和外部路由器连接成功过,直接输入: http://vonets.cfg, 出现如下界面,选择简体中文,输入用户名和密码,默认都是admin,然后点击login
- 登录以后WIFI 模块扫描附近的WIFI 热点,选择你需要连接的wifi 路由器,并设置好密码,点击下一步设置完成
-
选择完成以后点击提交直到完成,然后切换到WIFI中继页面继续进行设置,这个页面是设置抓拍机的wifi模块作为AP节点时,对外显示的SSID名称和密码,默认SSID名称是外部的wifi 路由器+“_两位数字”,密码和外部wifi 路由器的密码一样,也可以随意设置SSID 和密码,如果后续有手机或者笔记本想连接到该热点时,记住SSID 名称和密码即可,设置界面请见下图
点击应用,稍后会显示配置成功
-
设置完成以后,断电重新启动wifi 模块,等待60 秒钟,笔记本的IP 设置为自动模式,登录http://vonets.cfg 进去,每次进入都会扫面一次可用wifi AP节点,这个可以不用再重新设置,选择第一个页面“运行状态”里查看是否已经和外部wifi路由器连接成
-
用“新框架搜索升级工具V1.0.2.0”软件查找抓拍机视频节点的IP,请注意,现在wifi相机里面有两个IP 节点,一个是相机内部wifi 模块的,它可以做AP,也可以做client,另外一个就是抓拍机的IP,它是连接到相机内部wifi 模块上的,我们通过“新框架搜索升级工具V1.0.2.0“就是搜索抓拍机视频节点的IP,界面截图如下
-
查看如果IP 和外部wifi 路由器不在同一个局域网内,通过界面下方的界面修改抓拍机视频节点的IP 地址,只有和外部wifi 路由器处于同一局域网内,才能通过web 端访问相机的视频流,界面如下
卡的一声,修改成功,IP地址会更新为修改后的IP,连接状态为登录成功
-
把测试笔记本的有线网线拔掉,通过wifi 连接到外部路由器,并设置为自动获取IP方式,然后打开IE 浏览器,在URL 栏输入抓拍机视频节点的IP 地址,回车访问视频流,访问视频流OK 的界面如下
-
然后点击web 界面的设置,查看目前的IP 地址后,选择成固定IP 方式,固定IP地址的具体数字参考自动获取的IP地址,按照一样的数字填写进去,因为如果不选择成固定IP 地址,下次外部路由器重启以后,分配给抓拍机视频节点的IP 会不一样,而我们是通过IP地址来访问视频流的,这样会造成访问不到视频流,修改完成以后,点击设置
- 到此为止设置完成
其他说明
摄像机相关
-
如何登录摄像机后台
- 登录名:root,登录密码:NSD123dev
-
支持ssh和telnet登录
SSH: ssh root@192.168.12.100
telnet: telnet 192.168.12.100
-
关于设备SN号
新版本的SN号在【设置->设备信息->SN】中,可以远程登录到设备上,并且可在/mnt/mtd/nsd/program/bin/deviceSN文件里找到设备SN
-
关于软件版本升级
如果摄像机部署在局域网内,不能远程网络升级,摄像机支持客户自行本地局域网固件升级,具体如下:
- 联系技术支持人员获得软件升级镜像包
- 检查当前版本是V7.13.7.28之前的版本,将镜像包拷贝到/tmp目录下,如果是V7.13.7.28之后的版本,请拷贝到/mnt/mtd/update_package目录下,设备自动检测并完成升级
- 镜像包的拷贝方法:在window系统可以用xftp工具,linux系统下可以挂载nfs文件系统方式
-
如何查看版本号?
登录前端页面,查看设备信息,检查算法版本和xeye版本
-
在忘记配置IP或者需要知道DHCP分配的IP地址?
使用“新框架搜索升级工具”就可以找回当前抓拍机配置的IP地址。打开软件后直接点击”搜索”即可找到当前局域网内的所有安装的抓拍机设备
点击下载 新框架搜索升级工具
server配置相关
-
如何判断xeye-simple-server启动成功并能接收http请求
- 请确保server本身ip配置成功,运行ifconfig查看ip
- 确保抓拍机供电正常(若交换机不带POE供电,则需要额外供电)
-
确保xeye-simple-server能够正确收到http请求,运行
curl 192.168.0.254:8001/api/v1/testAPI -X POST
若server运行成功,则返回
{"status": "ok"}
否则server没有正确启动
-
xeye-simple-server无法接收到抓拍机HTTP上报人脸信息
- 现象:FTP server能正常接接收到人脸,但是运行xeye-simple-server的server 无法接收人脸,但通过curl命令server可以正常收到http请求
-
解决办法:是由server的防火墙没有关闭
-
ubuntu查看防火墙状态
ufw status
-
ubuntu关闭防火墙
ufw disable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