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式AI安全控制指南:保护数据与隐私

作者:JC2023.07.25 17:39浏览量:79

简介:Gartner发布生成式AI试点应用指南:应用生成式AI带来的新安全风险及安全控制措施设计

Gartner发布生成式AI试点应用指南:应用生成式AI带来的新安全风险及安全控制措施设计

Gartner近日发布了一份重要的报告,指导企业如何应对生成式AI应用带来的新安全风险。这份生成式AI试点应用指南着重突出了风险识别与管理、安全控制措施设计等关键问题。对于正在或将要应用生成式AI技术的企业来说,这份指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生成式AI技术是一种强大而复杂的人工智能工具,它能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并生成新的内容。然而,这种技术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安全风险。Gartner指出,企业必须在应用生成式AI技术的同时,充分考虑到这些风险,以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性。

Gartner建议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和管理生成式AI应用带来的安全风险:

  1. 数据安全:生成式AI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输入,因此数据来源和数据质量是关键。企业需要确保数据来源合法、准确,并采取必要的加密和保护措施,防止数据泄露或被篡改。
  2. 模型安全:生成式AI技术的核心是模型,因此模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。企业需要定期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,防止出现模型偏见或误导性输出。
  3. 隐私保护:生成式AI技术可能会涉及到用户的隐私信息,企业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用户隐私,如脱敏、加密等。
  4. 合规性: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可能涉及到法律法规问题,企业需要确保其应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。

在采取安全控制措施方面,Gartner建议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:

  1. 访问控制:限制对生成式AI技术的访问权限,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。
  2. 安全审计:定期对生成式AI技术进行安全审计,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漏洞,及时采取措施。
  3. 培训和教育:对生成式AI技术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,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。
  4. 技术措施:采用加密技术、数据脱敏技术等,确保生成式AI技术的安全性。

除此之外,Gartner还建议企业在设计生成式AI应用时,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:

  1. 可解释性: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往往比较复杂,企业需要确保其可解释性,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技术的应用。
  2. 透明度:企业在应用生成式AI技术时,需要确保其透明度,让用户了解技术的应用方式和结果。
  3. 稳健性:企业需要确保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是稳健的,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挑战。
  4. 可扩展性:企业需要确保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是可扩展的,能够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而进行优化和调整。

总的来说,Gartner发布的这份生成式AI试点应用指南,对于企业在应用生成式AI技术时,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。通过识别和管理生成式AI应用带来的新安全风险,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,企业可以确保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安全和合规性,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