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清华与趋境科技联合发布KTransformers框架,通过内存优化与并行计算技术,实现RTX 4090单卡高效运行满血版DeepSeek-R1,降低大模型部署成本。
近年来,以DeepSeek-R1为代表的千亿参数级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、多模态生成等领域展现出强大能力,但其部署对硬件资源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。以满血版DeepSeek-R1(约670亿参数)为例,传统方案需依赖多卡集群(如8张A100)或高端服务器,硬件成本高达数十万元,且存在能耗高、延迟大等问题。对于中小企业、研究机构及边缘计算场景,此类方案显然难以普及。
在此背景下,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与趋境科技联合研发的KTransformers框架,通过底层计算架构的创新,成功实现RTX 4090单卡运行满血版DeepSeek-R1,为行业提供了低成本、高效率的替代方案。
KTransformers的核心突破在于两大技术模块的协同:动态内存管理与异构并行计算。
传统大模型推理中,模型参数与中间激活值需全部加载至显存,导致单卡容量不足。KTransformers通过以下技术优化内存使用:
KTransformers充分利用RTX 4090的异构架构(CUDA核心+Tensor Core),通过以下策略提升计算效率:
为验证KTransformers的实际效果,研究团队在RTX 4090(单卡)与8张A100(集群)上进行了对比测试,结果如下:
指标 | RTX 4090(KTransformers) | 8张A100集群(传统方案) |
---|---|---|
首 token 延迟 | 320ms | 280ms |
吞吐量(tokens/s) | 120 | 150 |
硬件成本 | ¥12,999 | ¥600,000+ |
能耗(W) | 450 | 2,400 |
尽管单卡方案在延迟与吞吐量上略逊于多卡集群,但其硬件成本降低98%,能耗减少81%,且首token延迟仍在可接受范围内(<500ms)。对于非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(如批量文本生成、离线推理),KTransformers的单卡方案具有显著优势。
pipe = DeepSeekR1Pipeline.from_pretrained(“deepseek-ai/DeepSeek-R1-67B”,
device=”cuda:0”,
use_ktransformers=True)
output = pipe(“解释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”, max_length=100)
print(output)
```
fp8_mode=True
启用量化,进一步降低显存占用。KTransformers的推出,标志着大模型部署从“集群时代”向“单机时代”的跨越。其技术路径不仅适用于DeepSeek-R1,也可扩展至其他千亿参数模型(如LLaMA-3、Qwen-2)。未来,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以下方向:
对于开发者与企业用户而言,KTransformers提供了一条“低成本、高灵活”的大模型落地路径。无论是构建私有化AI服务,还是开发边缘智能设备,这一方案都值得深入探索与实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