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屏幕刷新率和帧数(FPS)是影响显示效果的两个关键参数,但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和紧密的联系。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两个概念,并探讨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影响我们的视觉体验。
屏幕刷新率与帧数(FPS)都是影响显示效果的关键参数,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和紧密的联系。首先,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影响。
一、屏幕刷新率
屏幕刷新率是指屏幕在每秒钟能刷新的次数。对于传统显示器,刷新频率越低,图像闪烁和抖动的就越厉害,眼睛疲劳得就越快。有时会引起眼睛酸痛、头晕目眩等症状。因为60Hz正好与日光灯的刷新频率相近,所以当显示器处于60Hz的刷新频率时会产生令人难受的频闪效应。而当采用70Hz以上的刷新频率时可基本消除闪烁。
二、帧数(FPS)
帧数(FPS)是指画面每秒传输帧数,通俗来讲就是指动画或视频的画面数。理论上,每一帧都是不同的画面。比如60fps就是每秒钟显卡生成60张画面图片。帧数FPS是由显卡所决定的,它影响着每秒钟帧数越多,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。通常,要避免动作不流畅的最低是30Hz。但是FPS越高,则对显卡的处理能力要求越高。
三、屏幕刷新率与帧数(FPS)的联系
屏幕刷新率与帧数(FPS)的联系在于,帧数必须符合刷新率的规定才能保证画面的流畅度。如果帧数高于刷新率,那么超出部分将不会被显示出来,导致画面异常。许多游戏都有垂直同步选项,打开垂直同步就是强制游戏帧数最大不超过刷新率。 在没有垂直同步的情况下,帧数可以无限高,但刷新率会受到显示器的硬件限制。所以你可以在60赫兹的显示器上看到200多帧的画面,但是这是200帧的画面流畅程度其实和60帧是一样的,其余140帧全是无效帧数,这140帧的显示信号根本没有被显卡输出到显示器。
四、如何选择合适的屏幕刷新率和帧数(FPS)
在选择屏幕刷新率和帧数(FPS)时,需要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。一般来说,对于主流的游戏和应用,60Hz的刷新率和60fps的帧数已经足够保证流畅的视觉体验。而对于需要高动态范围和高清画质的专业应用,如高端游戏、图形设计、视频编辑等,需要更高的刷新率和帧数以获得更好的效果。
在选择显示器和显卡时,也需要考虑它们的性能和兼容性。一些高端显示器支持高刷新率,如120Hz、144Hz甚至240Hz等,而一些高端显卡也具备高帧数生成能力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显示器刷新率过高而显卡性能不足,可能会导致画面撕裂、卡顿等问题。因此,选择合适的显卡和显示器是很重要的。
总的来说,屏幕刷新率和帧数(FPS)虽然都是影响显示效果的重要参数,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和紧密的联系。在选择和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搭配使用,以获得最佳的视觉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