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数字金融欺诈逐渐表现出专业化、产业化、隐蔽化、场景化的特征,同传统的诈骗相比,数字金融诈骗往往是有组织,成规模的,他们分工明确、合作紧密、协同作案,形成一条完整的犯罪产业链。
用户关系图谱
信用记录(贷款、还款、逾期记录等)
匹配电话黑名单(公检法公开名单、数据联盟不良名单)
匹配诈骗地理位置(如诈骗中介、代办机构)
匹配代理服务器名单
检测信息造假或隐瞒:如学历、年龄、地址、公开简历、IP定位等。
大量账户同时拥有同一个手机号
大量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个手机或WiFi网络
同一个账号或设备在多平台申请借贷
自相矛盾关系检测,包括:用户填写的关系自相矛盾、用户公司地址自相矛盾、通话记录与职业自相矛盾等等
关系环路检测(比如检测是否有循环担保)
多层关系高度聚集性检测,比如大量账号通过大量虚假设备接入同一个网络
检测用户的多层社会关系是否符合正常的图谱特征,比如若是孤立的子图则可能是假造的关系网络,该用户存在高风险
检测多层关系网络中是否包含高风险节点,比如二度触黑
通过PersonalRank、PageRank等算法计算关系网络中节点的风险评分
聚集团伙 检测欺诈团伙的算法我们称之为社区发现算法(或者说社区聚类算法),社区发现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过程,近几年来,分析复杂网络中的社区结构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,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社区发现算法(如LPA、SCAN、Louvain等)。 在金融关系网络里面往往社交属性比较弱,大部分用户的社交关系很稀疏,找到关系紧密的社区就是发现欺诈团伙的关键,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团伙都是欺诈团伙,因此有必要根据一个阈值来进行评判,比如根据前述欺诈特征检测出来各成员的风险评分,如果大于0.7分的用户在某团伙占比达到60%则判为欺诈团伙。 HugeGraph图数据库目前提供了两种社区发现算法:简单高效的标签传播算法LPA,以及基于模块度优化迭代算法Louvain。通过图的社区发现算法将用户划分为一个一个的群体(我们称之为团伙),然后根据团伙中各成员的风险评分综合计算整个团伙的风险程度,从而识别出高风险的欺诈团伙。
算法分析出的团伙图谱
Louvain 算法简介
第一个阶段:首先将每个节点指定到唯一的一个社区,然后按顺序将节点在这些社区间进行移动。分别尝试将节点移动到相邻节点所在的社区,并计算相应的模块度变化值,哪个移动变化最大就将节点移动到相应的社区中去。按照这个方法反复迭代,直到网络中任何节点的移动都不能再改善总体模块度值为止。 第二个阶段:将第一个阶段得到的社区视为新的“节点”(一个社区对应一个),重新构造子图,两个新“节点”之间边的权值为相应两个社区之间各边的权值的总和,原社区内部边的权值之和作为新“节点”的权值。简单来说如果社区内部权值越大、社区之间权值越小,那么总体模块度就越大。 Louvain算法包含了一种层次结构,正如对一个学校的所有初中生进行聚合一样,首先我们可以将他们按照班级来聚合,进一步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按照年级来聚合,两次聚合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社区发现结果,就看想要聚合到什么层次与程度。
社区发现算法总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