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继承中super().__init__()与xxxClass.__init__(self)的区别

作者:搬砖的石头2024.01.18 01:34浏览量:52

简介:在Python中,当一个类继承自另一个类时,子类会自动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。但是,当子类需要修改或扩展父类的行为时,就需要用到继承中的特殊方法。其中,super().__init__()和xxxClass.__init__(self)是两种常见的初始化方法,它们在使用和作用上有一些区别。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种方法的区别,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。

在Python中,当我们创建一个子类时,如果子类需要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,通常会使用super().init()或父类名.init(self)来实现。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完成初始化工作,但它们在使用和作用上存在一些差异。
首先,super().init()是一种更推荐的方式。它的作用是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,确保父类中的属性和方法被正确地初始化。super()函数返回一个临时对象,该对象绑定到父类,然后调用该对象的init()方法。使用super().init()可以确保在子类中正确地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,避免了因父类初始化不正确而导致的问题。
例如,假设我们有一个父类Person和一个子类Student,Person类有一个初始化方法init(),它设置了一个属性name。如果我们想在Student类的初始化方法中调用Person类的初始化方法,我们可以使用super().init():

  1. class Person:
  2. def __init__(self, name):
  3. self.name = name
  4. class Student(Person):
  5. def __init__(self, name, student_id):
  6. super().__init__(name)
  7. self.student_id = student_id

在上面的例子中,Student类的初始化方法调用了super().init(name),这会调用Person类的初始化方法,将name属性设置为给定的值。然后,我们可以在Student类中添加额外的属性或方法,如studentid。
相比之下,xxxClass.init(self)这种写法虽然也能实现相同的效果,但在Python社区中并不推荐使用。这种方式需要在子类中显式地写出父类的类名和初始化方法名,这会增加代码的复杂性和出错的可能性。另外,如果父类发生改变(例如父类被重命名或删除),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代码出错。
总结来说,super().init()和xxxClass.init(self)都可以用来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,但super().init()是更推荐的方式。使用super().init()可以避免因父类初始化不正确而导致的问题,并且可以降低代码的复杂性和出错的可能性。在实际应用中,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super().init()来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,除非有特殊的需求或理由需要使用xxxClass._init
(self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