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页面管理 ConfigMap 创建 ConfigMap 进入“产品服务>容器引擎CCE->集群详情”,点击“配置存储>配置字典”,进入配置字典列表页面: 点击“新建配置字典”,用户可以通过 YAML 的形式创建新的配置字典,选择集群、命名空间,填写 YAML 文件,点击“确认”提交: 查看 ConfigMap 点击列表页任何一行的配置字典名称,在右边栏弹出配置字典详情页: 删除配置字典 在配置字典列表页面
选择“产品服务 > 云原生 > 容器引擎 CCE”,单击进入容器引擎管理控制台。 单击左侧导航栏中的 集群管理 > 集群列表 。 在集群列表页面中,单击目标集群名称进入集群管理页面。 在集群管理页面单击 组件管理 。 在组件管理列表中选择 CCE Hybrid Manager 组件单击 安装 。 在组件安装页面中完成相关配置,如下图所示: 单击 安装 完成组件的安装。
选择” 产品服务>云原生>容器引擎CCE ”,单击进入容器引擎管理控制台。 单击左侧导航栏中的” 集群管理>集群列表 ”。 在集群列表页面中,单击目标集群名称进入集群管理页面。 在集群管理页面单击” 组件管理 ”。 在组件管理列表中选择“ CCE NPU Manager ”组件单击” 安装 ”。 点击” 确认 ”按钮完成组件的安装。
创建配置文件 登录百度智能云控制台,选择 产品服务->云原生->微服务引擎 MSE 。 左侧导航栏选择【配置管理】,进入配置分组列表页。 点击页面左上侧 所属实例 ,选择目标实例后即可查看当前实例中所有的配置分组。 在配置分组列表中点击 配置分组 名称,进入当前配置分组的配置文件列表。
即Pod重新调度后其PodName和HostName不变,Pod的hostname模式为:(statefulset名称)−(序号) 有序部署,有序扩展,即Pod是有顺序的,在部署或者扩展的时候要依据定义的顺序依次依次进行(即从0到N-1,在下一个Pod运行之前所有之前的Pod必须都是Running和Ready状态) 有序收缩,有序删除(即从N-1到0) 查看有状态部署列表 进入 产品服务>容器引擎
升级Worker Kubernetes版本 登录容器引擎CCE控制台,选择左侧导航栏中的 集群列表 。
混部节点监控 名词解释 容器引擎(CCE)支持通过监控日志 > 混部监控查看节点监控指标,主要指标包括资源实际利用率、驱逐率、压制率等。 名称 含义 实际利用率 实际利用率(actual-utilization)=使用量(usage)/分配量(request) 驱逐率 驱逐率=被驱逐的Pod数/总离线Pod数 压制率 压制率=被压制的Pod数/总离线Pod数 操作步骤 已成功 创建集群 。
选择” 产品服务>云原生>容器引擎CCE ”,单击进入容器引擎管理控制台。 单击左侧导航栏中的” 集群管理>集群列表 ”。 在集群列表页面中,单击目标集群名称进入集群管理页面。 在集群管理页面单击” 组件管理 ”。 在组件管理列表中选择“ CCE Image Accelerate ”组件单击” 安装 ”。 点击” 确认 ”按钮完成组件的安装。
操作步骤 登录百度智能云管理控制台,进入 产品服务>云原生>容器引擎 CCE ,单击 集群管理>集群列表 ,单击目标集群名称,进入 集群详情 页,在侧边栏单击 命名空间 。 在命名空间列表中单击目标命名空间的 更多>设置资源限制 操作。 配置该命名空间的CPU、内存资源限制。
登录百度智能云控制台,选择 产品服务->云原生->微服务引擎 MSE 。 进入【注册配置中心】,在【实例列表】页面找到目标实例,单击操作列中的【删除】。 在二次确认弹窗中点击【确定】,完成删除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