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「AppBuilder」工作流编排初体验

🤳 用户自评

在开始测评之前,先描述一下个人的背景信息,便于更好的把握我的「用户画像」
我是研发背景出生,之前做的是大数据可视化这一块,从前端到后端的全栈技术。
后面转型为产品经理(目前在某大厂做AI多模态应用方向的产品经理),自己也会做公众号之类的自媒体运营,也会鼓捣和创作一些新奇玩意。

🤔 过去的感知

AI Workflow这个概念大概在去年「langflow」、「向量脉络」和「fastgpt」这类产品出现的时候,我就已经有体验过,包括最近比较火的一款产品「flowith」的初期版本。
那时候体验下来对我而言,我对AI工作流引擎类别的产品定义是「研发看不上,普通用户门槛太高」。
可以很明确的说,我认为稳定性差是工作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痛点(由于大模型本身特性决定,生成的内容并不稳定,又想让工作流稳定运行,有点强人所难)。
此外如果需要一个人需要去搭建一套工作流来解决自己的日常问题,这个人其实是需要具备比较专业的知识、超强的动手DIY能力、清晰的动线规划。那么这个角色是工程师,还是产品经理,还是...?
实话来说,我目前作为一个居于中间角色(研发背景的产品经理)的用户来说,我并没有对workflow进行实操特别多,浅尝辄止。原因有很多,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AI Workflow让我一下子有了负担,我好像需要分饰两个角色去做这个事情:想好场景,需求设计,流程设计,研发可行性评估,搭建工作流,测试...好像路线特别长。
我还没有想过让AI Workflow必须帮我解决什么问题,但是我在使用白板类工具中,也体验到了AI工作流在“创意发散”的过程中给我的比较惊艳的体验,小而美。
那么面向用户是谁?
给谁解决问题?
带着这些问题我对「AppBuilder」进行了测评 👇
序号
反馈
截图
0
首次进入部分参数的引导不够清晰,比如「组件」和「工作流」的概念,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适应。。。有点反人类,组件市场里面又是action工具,而不是工作流模版。。。
1
表单填入有「负担」,能不能先预设一些参数,先快速开始...后续想好了再改名字
2
能否在「组件」板块内先给一些现有的示例模版,让用户先玩起来,不然一片空白,我感觉我也脑子一片空白,不知道哪里下手
3
虽然给了一些预设模版,但是不知道业务场景是啥,创建好之后还是感觉有点懵逼,靠看提示词和知识库才勉强猜测出来是干啥用的
4
是否也可以使用AI辅助用户写一些简单的代码,从而提升代码模块的使用效率
5
结束节点输出的格式化,我目前没有办法拿到json结构里面的信息,让其结构化输出
6
能不能通过自然语言描述,先创建一个工作流的雏形,然后再让用户自己局部编辑修改,先做好0-1的过程
7
同样的,工作流问题诊断,以及修改提示可以更清晰人性化一些,是不是也可以使用AI大模型辅助生成。
8
能否加入多种组件,例如文本生成图片,文本生成思维导图,目前看下来还是偏文生文
9
协同分享:工作流模版能否被复制,避免分享给他人的时候重复搭建
10
输入节点,能否支持多模态?图片、音频、文件
11
吐槽:之前的过期了,连应用体验都没有了...产品还不算特别成熟的话,是不是开放多体验一下,或者额度周期拉长?
12
最后一个问题,值得思考一下:这个产品面向用户是谁?给谁用...
我发现简单的场景(什么IP查询、什么查数据库啊),直接用ChatGPT生成python代码我就可以直接复制使用了

另外,我其实很看好这个产品,至少在产品流程体验上还是比较顺畅,也能够成功运行,没有遇到什么bug,包括一些报错我也能看得懂,此外为大模型配置模版点个赞👍
在我一开始不知道使用什么场景快速开始的时候,通过大模型的配置模型辅助我快速创建。

写在最后

我去年提了一个概念叫做“Reshape your workflow with AI”。
这个Workflow里面指代的其实并不是纯靠SaaS版本的可视化编辑器简单拖拽然后形成一套工作流程。我认为它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工作流程的迁移,在整个流程中有一些部分可以使用AI工具来提效,而不是直接替代了一整套工作流程,因为整体概念太大了,并且成本和挑战性也很高。
就最开始所言,白板工具的AI Workflow是我目前比较喜欢的一个「小而美」的场景,因为它让我觉得没有思考负担,没有执行负担,很高效的帮助了我「偷懒」,我期望AI出来给我打工的,而不是我给AI打工...
但是毋庸置疑的是,AI Workflow 在AI Agent执行不同的场景下,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,在整个业务场景下,稳定性也能够大大提高了。
我最期待接下来的工作流类产品:有能够高频通用的模版、傻瓜似的0-1生成工作流的方式(整个Agent的创建也可以自动搭配一些可能的工作流),不论是研发还是普通用户,拿来主义,在交互上做的够直接简单总归是好的...
毕竟理解Agent的用户也没有算特别多,如果产品使用成本再这么高,那可就太难了...
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,希望对您们有一些帮助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评论
用户头像